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體制之爭

[體制之爭]

最近幾位兩歲媽,開始進入下一題:入學。要不要讀?要讀哪裡?體制內、體制外?一位媽媽用自身經驗跟我分享的體制內外的想法,我覺得很值得記錄下來。

他思索自己一開始想替孩子選擇體制外,是基於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不舒服的一些經驗。這些經驗包括了:

一、因讀書而久坐,影響脊椎及身體。

二、對權威的服從與恐懼,壓抑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只知迎合大人做個乖孩子。

三、花太多時間在背誦與生活脫節的學習內容,沒有去探索自己。

他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不要只會當乖寶寶。

他也提到自己為了反抗家長與社會期待,不願走上醫師、老師之路等,不願接受家長介紹的高社經擇偶對象,但這樣做其實對自己並不一定是好的。以我現在看來,就是彼此在內耗,包括現在的我。成年的我們,花了非常多的力氣在重生,修補那一段自己。

這部分的經驗跟我很像,我說過我知道上師大之後就哭了,然後我系上第一名畢業,幾乎沒有參與過正式教甄,或許我對這個職業太過熟悉,停留的印象也太過刻板。家人想幫我安排教職,我厭惡這樣的方式;家人覺得公務員鐵飯碗,我也不列入考慮。很多很多年後,我才知道我的同學、學長姊在體制內,用心對待孩子、翻轉教育;我才知道在公職內,可以做那個妥善運用每一分公共資源的人。我反的事情太多了,反到錯過好好理解各種可能的機會,反到聽不進各種對方的善意。

我在24歲的網誌裡寫著:「雅晴說老師的女兒都應該像公主,我讓他下巴都掉了,誰叫我剛好是那個不是的,那一個。」搖來擺去,我在27歲的泰國才第一次感受到,從自主、自由中長出來,對教職的認同,接受被稱之為老師而不那麼彆扭,在被敬禮時不會覺得那麼荒謬。

回到體制,是孩子讓我跟那位媽媽理解到,體制內外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之分,中間存在不同的光譜。而家長的態度與陪伴方式,反而才是孩子能否健康自在面對家庭與社會的關鍵。同時我們也理解到,「體制外」三個字不是完美解答,每一條路都是要用心去澆灌、構築,才能走出專屬於家長與孩子獨特的道路。

恩哼哼,我的內在,此刻也正在經歷這場體制之爭,而一組親子真正在體制內外能否安在,其實更多是家長自身的課題,不全是孩子的。

#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