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小時候不長大

小時候
會一點點事情
就被捧上天

長大了
付出多少努力
都不會有人看見

小時候
隨便一個不成調的表演
親朋好友來一串

長大了
四處沒有你的舞臺
你只悶頭跟自己在一起
偶而上臺
還要推拖一番

小時候添飯
沿路收集讚美

長大添飯
害怕別人的眼光

小時候不准談戀愛
課業為重

長大何時結婚生子
問題圍繞不去

小時候與長大
到底有多少不一樣
又有多少一樣?

哪些是該長大的
哪些又是要保留的?*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雲門舞集-45週年林懷民舞作精選

一直都覺得雲門是一個很厲害的團隊
它能讓你覺得這張票非買不可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戶外公演的現場
那根神經就被挑動了

很久很久沒有進劇院
大廟更是
兩個人的行程
恐怕也是初次

本以為應都是看過的舞作
沒想到沒看過的佔多數
因此覺得值得
林懷民說
這次的選材
是要讓舞者跳得開心

舞作本身已無太多感動
可能年紀
可能環境
但會後座談也頗有思考

為了舞團行銷營運
每年的舞作很多是定了題目才開始長的
不是從靈感開始

雲門剛開始時是戒嚴時期
有些需要衝撞的牆
這些牆激發了舞作
當沒有牆時呢?

當有牆時
人們也可以依賴著牆什麼都不做
沒有牆時
有時要自己設定自己的牆

總覺得林懷民就像最後被放在軍車上的諸葛亮
是最後一絲精神的象徵

最後一個女孩哽咽
謝謝老師讓他知道跳舞是件快樂的事*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何處是故鄉?

I'm sure if I don't do this (highlight the issue), I will regret i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黃明志


Mashable: Malaysian rapper Namewee highlights issues faced by foreign workers in Malaysia in latest song

下了飛機,多數人歸心似箭,直直往查驗口奔去。我在長長走道的最後,緩步走過另一群人。他們手裡拿著寫滿四項資訊的資料袋:越南仲介、姓名、臺灣仲介、公司名,被聚集在一旁,交代些什麼。他們的表情,好像沒有太多的不安,似乎這就是夢想之地,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

同一班飛機上,同一個目的地,載著返鄉的人和離鄉的人,返鄉的人旅遊結束準備過年,離鄉的人告別親友另起人生。何謂離鄉?何謂返鄉?何處又是故鄉?放了感情的地方都是故鄉。

還在河內機場,入關口前,女孩痛哭,多人送行,相擁再相擁。如此不捨,是工作?是讀書?這一去,是一年?是十年?時勢所至,我們的孩子,是否也將在小小年紀,長途而征?以異鄉為故鄉?

2014.1.26(除夕前) 河內─臺北

參閱:你的三年,我的三年*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信念使人存活

A House for Hermit Crab

"Couldn't stay in that little shell forever," said Hermit Crab as he waved goodbye. The ocean floor looked wider than he had remembered, but Hermit Crab wasn't afraid.──Eric Carle, A House for Hermit Crab

信念,是信念讓人存活。失去了無法退縮的理由,勇氣更須足具。一零年的奮戰,為孩子憂心;一六年的奮戰,仍如失根的浮萍;一八年的奮戰,捲入斜槓青年中。心的踏實在哪裡?蒼茫天地中尋一塊棲身地。*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Movie]海闊天空



  FB畫面中出現一段影片,影片裡的學生著卡其制服,髮型寫著時代;原來一個時代這麼容易被辨識,原來我們已成為一個時代。35世代,聽你說,就是活生生要35的你,走進戲院。

  我為想要答案,而來。

  第一個會被拿出來討論的,應該非「張明豪」莫屬了吧!來自於他說了許多有哲理的話,用他一種特殊的說話節奏,還有那一套吸睛的粉紅色防曬裝扮。從畫家轉向機械,放棄設計的理想,姊姊考量男生的出路替他選擇了實用性的科目。重來一次,他仍會選擇相同的道路,因為一直在後悔,人生就毀了,「以前是你沒辦法改變,現在你有自己的人生選擇權,你為什麼不去改變,你為什麼不去做。」

  現在的他,周間上班,周末務農,曾因假日農夫感到不情願,但一個家就像一艘船,每個工作都要有人做,船才有辦法續航。同時憶及奶奶那輩辛苦買地,想守住土地。最後,土地的回饋是直接的,付出幾分就得到幾分。

  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萬物落定的泰然,世間萬物順天理而運行。

  第二個則一定是「林宏明」!他的話不多,情緒內斂,要以世俗的眼光來看,也可能是社經地位相對低的,但觀影兩次,我都在他的故事中落下淚水。小時候的他,英氣十足,說出國手的夢;長大之後,不諱言說出人心是會變的,因人生之路走歪,而淡忘夢想。

  他的故事中,很大部分被父親這個角色佔滿。雖然收起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但他更大的夢想正在成形。

  他很少有起伏的表情,更少有笑容,看起來像個嚴父,但從他跟三個子女的互動,卻可以看到滿滿的父愛。他與太太一人一手牽著小女兒走在海邊,小女兒無憂無慮地邊走邊跳。二女兒畢業領獎,他急著衝上前拍照,女兒也願意坐在他腿上。與大兒子的互動就有點像兩個男人了,給兒子壓力也給他鼓勵,更難得的是,兒子能夠明白父親的期望與付出,咬緊牙關為父親而努力。不知道要多大的勇氣,才可以與兒子一起觀看自己的影片,一起看著自己說著國手的夢想,一起看著自己說著夢想已不是夢想,我於此流淚。

  接應了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他不輕易換工作,養家活口成為他重要的人生目標,孩子就是自己的未來,而自己的未來在孩子成人後才會發生,聽起來像是某種犧牲,但在無奈的背後,應是一種甘願受的至高智慧。

  我想之後可能無暇完成此篇,便就此打住。



-----MindMap文字檔-----
        張明豪
                彰化原斗國中
                想當畫家→機械設計工程師
                喜愛畫畫
                        姊姊考量男生的出路,替他選擇「機械」
                農
                        初當假日農夫,難免不情願
                        一個家就像一艘船,每件事都要有人做,維持這艘船的運轉
                        憶及奶奶辛苦買地,想守住家業
                        關於土地,付出幾分就得幾分,回饋是直接的
                重選人生?
                        重新選擇仍會走同一條路
                        人生若是都在後悔,那一生就都毀了
                一女
        林宏明
                花蓮太巴塱國小
                想當棒球國手→染布廠
                棒球之路
                        人生走歪,淡忘夢想;人心會隨著時間改變
                        從弟弟的親身經歷體會棒球國手之路艱辛
                父親的責任
                        不會一直換工作
                        孩子就是自己的未來,而自己的未來在孩子成人後才會發生
                        與三子女互動親密,父愛展現無遺
                原鄉
                        初次參加豐年祭,也鼓勵孩子參加
                        對人生有不同的看法,要跳脫較難
                三子女
        莊雅竹
                彰化原斗國中
                公務員
                滿足於新家庭,逃避舊家庭的壓力
                父親總期待XX師
                持續考試
                想要多賺一點錢,書讀高一點
                二子
        賴茹君
                新北福和國中
                想當當記者、播音員→郵局職員→婚禮顧問
                愛說話
                十年郵局,因履歷受挫,無競爭力
                自信就是閃閃發光,不要害怕自己的光芒突出
                現階段對工作、家庭皆滿意
                媽媽覺得實驗教育仍是好的,讓孩子知道如何修正自己的道路
                一女
        張瑜珊
                臺北中正國中
                從學醫到資工,一樣都是造福人群
                用英文旅遊
                城鄉差距註定未來?
                google實習
                海外的勇敢
                自己選擇自己負責
                可以為自己,而非如林宏明為生活奔波
                一女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2018雜學校Zashare

去年寫得那麼認真,今年因為參展因素倒是偷懶了許多。
2017雜學校Zashare
比起去年完全陌生的看展,今年遇到很多好朋友,也可能自己的心態變得比較開放。

參展五日如夢一場,在我退休以後(咦?),很久沒有過這麼精實的日子,也很久沒有在夜幕中踩在台北街頭,這個再熟悉不過的行政區。

行政院前的地下道整修,便改道看了三日北平東的寧靜風景,智慧停車格長知識、週日早晨印尼街的音樂、訪問過阮昭雄的大樓。

即便步伐有多沉重、火車有多擁擠,多晚到家、多早出門,老萬說的,為了喜歡的事,你就願意。

沒有預期,Kevin Shu與Owen Chang都到攤位來打聲招呼,加上十年後判若兩人的孩子帶著自信路過,陌生的人潮中因有了熟悉的面孔而暖心。

來攤位參觀並交換許多意見的緩緩農作、粘巴達假日學校、科學爸,也讓人感受到對教育、對社會的真切。

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與臺北市史代納實驗教育機構有孩子很棒的書面產出,我也相信「有產出」才「有可能」把東西化為自己的。

再次見面的資雅帶領第二回合設計的努力也成果豐碩,遇到訪客有成人課程與學校合作的需求,我便往彼方一指。

在青村實驗式的不同攤位得到專屬的神秘禮物,鼎農村試驗教育基地的胤丰讓人感受到毅力與熱情、達吉利部落復甦計畫的婉馨沉穩而擅於傾聽、十二寮湖光村擺攤數日仍聲音優美的女孩清楚地繪出基地的樣貌。一朵花文創工作室用鳳梨取纖、捻線、織布、染布,太吸引人。藺子則過於優雅,便選擇遠觀。

最後,最最沒想到的是遇到宗翰在See More,有幸能自在地席地而坐,談談那一份內向與不內向。

很累也很充實,撤場滿滿的人力與團結,是默契,學聖給我們這個機會,由最棒的團隊完成,展覽本身終將毀譽參半,但我們在我們的位置上,不曾懈怠。

List:
小盒子藝術教育
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
第二回合設計 ROUND 2 DESIGN
草山學
愛兒群幼兒園
臺北市史代納實驗教育機構
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
圖象中文學校
社團法人台灣SEE MORE教育協會
緩緩農作
一朵花文創工作室
鼎農村試驗教育基地
十二寮湖光村
粘巴達假日學校
達吉利部落復甦計畫

雜學展外觀
布展
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
小盒子藝術教育
中文圖像學校──漢字樹作者廖文豪
均一教育平台
青村實驗式
一朵花文化創意工作室
鳳梨取纖
鼎農村試驗教育基地
十二寮湖光村
免費商店、共食、以工換餐、搭便車認證
達吉利部落復甦計畫
想留住先人的智慧
藺子
月桃編織
禮物區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Thai cave rescue

Source: DoctorHarry

I am sitting in the back of an RAAF C17 on the way back to Australia with Craig and the amazing Australian team member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ustralian Federal Police and 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I feel like it is the first opportunity to really stop and reflect on the extraordinary events of the past 8 days since Craig and I were deployed as a small AUSMAT team to the rescue in Chang Rai in Northern Thailand.

By the time we arrived on site, local divers like Ben Reymenants and the awesome foursome from Britain (John Volanthen, Rick Stanton, Jason Mallinson and Chris Jewell) had already been doing the most extraordinary dives through the cave and laying the very robust rope which made all subsequent dives to the soccer team not only possible, but safe. The efforts and skill of these guys in blazing this trail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Following someone else’s line is very much easier than finding your own way. Rick and John not only found the children and coach alive, but conveyed the gravity of the situatio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hus the rescue started in earnest. The 4 Brits then did further supply dives to the soccer players, the coach and the four Thai Navy Seals which allowed them to prepare and sustain themselves for the rescue ultimately.

Meanwhile on the ground, the Thai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ent in swarms of men and women to provide everything from catering,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of course the huge teams of workers filling the cave with tonnes and tonnes of equipment to try and lower the water and sustain the diving operations. I ha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 with man battling to control the natural forces of the monsoon waters. Local climbing and rope access workers rigged the dry cave section for that part of the rescue and scoured the bush for more entrances to the cave. Drilling teams attempted to get through nearly a km of rock to the boy’s location. And all this time 4 brave Navy Seals sat with the Wild Boars knowing they were in as much danger as the kids.

When it seemed all other options were exhausted, the decision to swim the players out was made and the rescue went ahead. As the kids came out, the 4 British rescue divers were supported by Craig and I, three other very talented young CDG divers from the UK (Connor, Josh and Jim) and the ͞Euro divers͟ (Erik, Ivan, our good mate Claus and Nikko). The pressure that was put on these guys was immense and they never dropped the ball for a second.

When the kids and coach were delivered to chamber 3, the US pararescue teams, AFP SRG divers, Aussie CD, Chinese divers and Thai Navy and Military medics assessed the kids, then whisked them out of the cave to a field hospital before moving them to the massive hospital in Chang Rai centre. We were lucky to visit the boys, coach and Seals and all the beautiful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in the hospital on our way home.

I wanted to write this to try and give credit to all the people who were in some way involved. Craig and I have had a spotlight on our efforts and we want to make everyone realise that while we might have become the face of this rescue for some reason, everyone should know that the role we played was no more or less important than all the many hundreds (perhaps thousands) of people I have mentioned. The part we played has been made out to be a lot more noble than it actually was, we just consider ourselves lucky to have had some skills that we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wonderful outcome.

Special thanks to the NCCTRC and AUSMAT, DFAT, Australian Embassy Staff in Thailand, the Thai Tourist Police (our protectors!), local liaison, the local cavers. Our heartfelt condolences to the family of ex Navy Seal Saman Gunan who died during the rescue efforts.

At home we must thank our families for dealing with the media and the worry we caused them (they are used to the latter I fear). To MedSTAR and the SA Ambulance Service for the significant assistance and support especially from Drs James Doube and Andrew Pearce. To the team at Specialist Anaesthetic Services for the same. To the Cave Diver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for handling the flurry of interest in our sport…the management team there has
been amazing especially our best mate John Dalla-Zuanna. To the worldwide community of cavers and divers who have handled themselves with grace and dignity and tried to throw some facts the media’s way occasionally! Finally to the thousands of well-wishers from
Thailand and around the world; we promise we have read every message!

Kittanu, Michael, Cameron, Andrew, Glenn, Jo and Grace… sorry to give you so much grief! Legends every one of you. To our new band of brothers; the Aussie, US , UK and
Euro/Canadian divers - lifelong friendships and respect.

Harry and Craig

from Richard Harris July 13 at 3:54 PM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戶外公演

2018 國泰藝起來 | 雲門戶外公演《關於島嶼》 | cathaypublic.com.tw


不同於上回的 稻禾
氣溫是低的
這回不但人潮的量是熱的
地板更熱

舞作有許多文字動畫的部分
無法在轉播大螢幕中看到全景
又因聲音的表現相對是靜的
朗誦畢竟是比音樂更需要閱讀的聲音
陸陸續續有人離去
許多帶著孩子來的家長應該也有些艱辛

「他們是古時候的人嗎?為什麼穿古時候的衣服?」
「他們在幹嘛?」
「可以回家了嗎?」

靜到無法聽見舞者的呼吸
甚連腳踩地的聲音都只能想像
但舞者的呼吸與汗
仍舊顯現了他們的投入

終場一一介紹舞者,是尊重的
我依舊很快認出周章佞
這樣一說,他也跳得夠久了

微風是最棒的嘉賓
現場賣起45週年的票來
人群往各自的方向散去
不同的臺北街頭、不同的滋味

參閱 雲門舞集-45週年林懷民舞作精選*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我去見網友喔!

出門前說了聲:「我去見網友喔!」
算網友吧?!
我擅自為我們的關係起了個名

初遇至今,竟已八年
你說以此周期下去
此生恐剩三次見面

對,我一直不敢開口說要去找你
因為我怕做不到
三芝在我的年紀與心境
已是天涯

但每每卻被你的近況,扯動
用雙手,跟環境,簡單生活
將自己,送給眾生,送給大地
像是內心深處的我

八年前,我們互不相知
你循著陌生的求救聲
吹著海風遠道而來
安撫一顆為出走而慌亂的心

八年間,
臉書盡責地,為你我之間滿滿的未知
添了許多已知
正是你化為三芝路旁的一棵樹時
我也成為為千塘之鄉的一顆水滴
深深理解那種擔起與放下

於是我知道
此生或許再見不了幾次面
但這都無礙於存在與靠近

才發現
妳,與妳,與妳,與妳
醃梅子的妳,辦學的奶奶,織布的林媽媽,上天派來為我鏡的珠
都是那樣精神且鮮明地住在我的嚮往
為我一步一動的典範

若此生
我亦能
堅毅而女
如你們
我願足矣*

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陳秋山》走唱人間



「人生路途一半過去/什麼成就不敢來說起/生活是現實的凌遲 找回少年時代的勇氣 」
「中年以後 突然來變老/很多的事情 應該是做不到」
「為了生活四處奔走 朋友淺淺地交/講話愈來愈無聊 不知人生如此輕飄飄」
「看不習慣的事情/也已經懶得說出口」
「受傷的土地在嗚咽/受難的人們在低泣/他們啊他們還要以我們的名義/掠奪這大地的骨肉到何年何月」

在風山雲水找個角落坐下
無預期接下來灌入的歌聲
將是如此牽動
在歌詞裡、在歌聲裡
變得不孤單
關乎人生、關乎土地、關乎社會
謝謝寫歌的人
謝謝唱歌的人
謝謝風山雲水
謝謝秋山*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台東的100種藍



展場
2017/10/06~2017/10/20 臺東美術館
2017/10/30~2017/11/12 《設計.點》台北店(松山文創園區)

展品
Kamaro'an/ 輪傘草系列 | 桌上風景 Faho' Storage
太平洋的風 嘖嘖募資

獨樹依織工作室/ 帶著風景走 Travel To Go、結緣體 COMMA KAMA
FB-獨樹依織 unique tapa/樹皮布創作工作室 Blog

法拉撒手作工坊/ 刻劃果實
FB-法拉撒手作工坊

一粒工作室/ 月桃編織包
FB-一粒工作室 - iliworkshop

本來拍照只是為了回來查資料,所以就亂拍,最後還是決定寫篇文章做個紀錄。展場的布是台東的學生染的,很漂亮。